今年12月16日,裕隆汽車發布重大訊息,旗下子公司納智捷將辦理減資再增資,其中,減資的金額達40億元,是原資本額的三分之二,減資後將再增資78億元,將由裕隆汽車注資;至於這麼做的目的,在於彌補納智捷長期以來的虧損。 (文/張志康)

日前納智捷宣布將減資再增資,打消長期以來的虧損。

裕隆集團前執行長嚴凱泰去世已經一年了,他生前念茲在茲的納智捷,卻面臨嚴重的虧損。嚴凱泰遺孀,現任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選擇用減資的方式,打消納智捷嚴重的虧損,再由裕隆汽車現金增資78億元,希望能夠讓這個嚴凱泰的夢想,繼續延續下去。 


嚴凱泰辭世後,遺孀嚴陳莉蓮繼承裕隆執行長一職,延續夫君的自主品牌美夢。

如果從裕隆汽車股東的立場來看,要說納智捷是個「賠錢貨」,其實一點也不過分。在這次的減資再增資之前,2018年12月,納智捷便曾經減資27.99億、再增資60億元。而在此之前,納智捷分別在2015年及2017年各自增資28億元及13億元,換句話說,加上原始資本額20億元,到目前為止,單單納智捷就已經燒掉了121億元,如果再加上這次增資的78億元,等於嚴家前後在這個洞,砸下了199億元。 


單單是負責行銷的納智捷,近年來就燒了近200億元。

納智捷日前才發表全新車款URX,上市前預接單的數量便已經破千輛,國內各家汽車相關媒體對於這款車的表現,也大多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因此,對於納智捷來說,這款車型的發表,可能將有助於提振長期低迷的士氣。 

納智捷剛上市的URX,在上市前,訂單數就已經破千輛,是近年來少有的佳績。

如果不算剛上市的URX,納智捷到目前為止一共發表了六個車系,每個車系都砸了不少開發費用,但實際的銷售成績,卻慘不忍睹。就以台灣來說,自2009年品牌發表以來,納智捷年度銷售高峰僅有16,686輛,到了今年,前11個月的銷售成績更僅有3,733輛。而全球最大的汽車單一市場中國大陸,納智捷的銷售成績也好不到哪裡去,自品牌發表以來,年度銷售高峰是2015年的60,315輛,到了2018年,年度銷售成績更跌到僅剩5,351輛。 


納智捷曾經在2015年交出年銷6萬輛的成績,但銷售狀況卻每況愈下。

換言之,在原本的計畫裡,納智捷原本希望透過中國大陸廣大的市場,可以讓這個自主品牌走向正常化發展,但天不從人願,隨著初期產品設計、定位的失準,再加上完裝品質的不穩定,納智捷在中國大陸很快就吃了大悶虧。 


納智捷在大陸市場銷售失利,使得整個品牌陷入惡性循環。

那麼,現今的納智捷又該怎麼辦?據瞭解,嚴凱泰在臨終前,對親信留下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的指示。面臨全球汽車業都正在逐步轉型為科技領軍的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科技密集產業時,顯然,汽車這個產業已經不再是裕隆熟悉的那一套了。 


嚴凱泰在臨終前,對自主品牌已經有著全盤的擘畫,也預見了可能的問題。

事實上,如果把眼光從納智捷這個單一品牌放開,也從單純的汽車成車製造業放開,就會知道,其實嚴凱泰的這一場汽車大夢,從戰術的角度來說,當然是輸得很慘,但從戰略的層面來看,勝敗還很難說。 


如果不著眼於納智捷這個品牌的成敗,那麼,裕隆的汽車自主仍大有可為。

從一開始,嚴凱泰就定下華創車電負責開發、納智捷負責行銷、裕隆負責生產的模式,換言之,其實嚴凱泰這盤棋,真正的核心價值在於華創車電。 

目前華創車電手中擁有電動車、自動駕駛等技術儲備,換言之,若是將眼光從納智捷這個單一品牌放開,不著眼於一城一地的得失,透過預期將於明年中推出的M平台車,那麼,嚴凱泰這場前後最少砸下千億元台幣的大夢,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華創車電手中有不少自主技術儲備,明年納智捷也將推出M平台車,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

從嚴陳莉蓮今年以來的各項布局,可以看出她很清楚未來的路要怎麼走,至於URX是否能讓納智捷從谷底翻身,全台灣都在盯著看。 


對嚴陳莉蓮來說,URX上市後若能獲得消費大眾的青睞,那麼這局棋就真的盤活了。

=======================

作者張志康有20年以上的汽車新聞採訪經驗,曾任職於一手車訊、車主雜誌、汽車百科等專業媒體,與中央日報、欣傳媒、時報周刊等綜合性媒體,現任NOWnews資深要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