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汽車業界對於自動駕駛都有著相當高的期望,但隨著愈來愈多企業投入相關科技的開發與研究,但現實與完全自動駕駛實現間的距離,在過去兩年間,卻似乎並沒有縮短的跡象。最近也有愈來愈多汽車產業界人士發表,自動駕駛難以在短時間內具現的言論。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 (文/張志康)


SONY在CES發表自動駕駛電動車,但普遍認為SONY的主要目標是放在推廣其CMOS圖像傳感器。

日前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消費性電子產品展,有不少業者展出了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與產品,甚至一向只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的SONY,也在今年的CES推出試製的自動駕駛電動車。但在此同時,有愈來愈多汽車產業的專業人士,發表完全自動駕駛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的言論。

SONY推出的VISION-S試製自動駕駛車,引起業界的討論,也重新聚焦自動駕駛這項技術。

從過去兩年來看,投入自動駕駛技術的業者愈來愈多,也逐漸形成了幾大不同的集團,那麼,為什麼包括前Alphabet首席技術長Chris Urmson、現任豐田研發中心執行長Gill Pratt都公開對於自動駕駛在未來數年間進入市場的前景表示悲觀? 

豐田研發中心執行長Gill Pratt公開表示對自動駕駛的量產上市不表樂觀。

從現實層面來看,去年9月,摩根史坦利對Waymo的預期總市值發表了悲觀的看法,通用旗下負責自動駕駛的GM Cruise原本預期在2019年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但去年7月便宣布時程延後。從各方面的角度來看,四級(含)以上的自動駕駛,想要突破小規模測試,恐怕不大可能在2020年代的前半實現。 

去年中摩根史坦利對Google旗下的Waymo市值預估,發表悲觀的看法。

暫且撇開社會學角度,對於人類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不談,單純以工程的條件來看,自動駕駛若要能夠達到美國工程學會(SAE International)與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協會(NHTSA)畫分的四級自動駕駛,且成為量產車的一部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人工智能(AI)的研發。 

人工智能的研發,是未來自動駕駛的研究重點。

到目前為止,自動駕駛所採用的軟體,大多仍處於傳統的程式設定,一旦遇到超出原本程式設定範圍,就如同2018年在美國發生的一起Uber自動駕駛死亡車禍般,自動駕駛系統就可能出現混亂。在這樣的前提下,具有基礎自我學習功能的AI,便顯得更為重要。 

行駛在道路上,自動駕駛能否快速應對層出不窮的路面狀況,是主要關鍵。

舉個例子來說,人類在遇到狀況不明、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情況,在防衛駕駛的概念下,人類會主動避免可能發生的各種意外,不管是減速、繞道等決策,都有機會主動避免可能發生的事故。但對於自動駕駛系統來說,這樣的「預測」及判斷,都將是可見未來的難點。 

自動駕駛系統能否學會「預測」路況,是最大的難關。

除此之外,其實自動駕駛系統中,各項相關的技術,是否具有量產化的能力,以及更進一步優化功能的表現,同樣也是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至量產化的門檻。 

自動駕駛車上使用許多新技術,其是否能夠量產,以及量產後的品質,是重要門檻。

就以今年在CES發表自動駕駛技術的SONY來說,該公司的著眼點並非是自動駕駛的主系統,而是在於SONY擁有研發優勢的「電子眼」技術。簡單來說,SONY有能力讓車載的鏡頭擁有更高的解析度、更好的辨識度、更好的低光源影像補捉能力,透過這些技術,就讓自動駕駛走得更快、更穩、更安全。 

SONY切進自動駕駛領域的優勢,在於該公司擁有極高技術力的圖像傳感器。

自動駕駛技術究竟是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及未來的前景?當然是。只不過,就像木桶裝水一樣,木桶最短的那根木板,才是決定木桶能裝多少水的關鍵。換言之,想要看到自動駕駛的量產化,關鍵可能不在於走在最前面的系統AI進步速度,而是在於汽車及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產業,是否有著足夠量產自動駕駛系統的能力。 

自動駕駛能否在未來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取決於相關技術的量產能力。

=======================
作者張志康有20年以上的汽車新聞採訪經驗,曾任職於一手車訊、車主雜誌、汽車百科等專業媒體,與中央日報、欣傳媒、時報周刊等綜合性媒體,現任NOWnews資深要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