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蕞爾美麗的綠島試 Skoda Karoq

一點也不違和

 

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風格與流行,20年前最夯的汽車級距是2.0升中大型房車,而今演變成中型 SUV ,這個戰局從國產延伸至進口,這次還加入一位來自捷克的 Skoda Karoq …說真的,我根本不想以產地國籍思考此事,這不是奧運,這是大聯盟,我是觀眾,給我最適當的車就對了。(文/Seven Lo     圖/盧昇億)

 

Karoq 身處競爭激烈的百萬休旅級距,未來將是 Skoda 最倚賴的主力休旅。

 

上次去綠島是什麼時候?掐指一算,既然是20年前,當時的台灣汽車主流是 Nissan Cefiro 、Mitsubishi Galant 、 Honda Accord 這類老是被稱為轎車的中大型房車身長近5米,在市區行駛並不是很方便,但是乘坐很舒適;引擎排氣量則是不能再小的2.0升,因為往下走就是1.6升小型房車,如果你是中高階主管、一家之主,開小車會被同事們按下嘲笑。

 

登高放空,在綠島試車可以如此放鬆,格外開心是也。

 

在那個凡事都講求大而氣派、管它是否大而不當的年代裡,汽車尺碼很重要,油耗效率擺第二。哪一年,我在綠島看見完全不同於台灣的景象,這裡有很多停車位,卻沒有碩大的轎車,只有125cc速克達,而且不必戴安全帽。

 

20年過去了,綠島還是很多停車位、沒什麼汽車,路上一堆125cc速克達,台灣汽車生態出現很多轉變,經濟結構M型化、每公升燃油費用幾乎漲了1倍、SUV風潮方興未艾…有一點心理是沒有變的,社會大眾還是很在意汽車要夠大、配備越多越好,倒是近幾年出現了些許調整,賣得最好的不是尺碼最大的LSUV,而是下一級的 M-size SUV。

 

所以,我們在 Kodiaq 之後見到了 Karoq。

 

綠島不大,適合慢慢開,其實很適合細細咀嚼Karoq的韻味。

 

環綠島一圈需要的時間約30分鐘。坦白說,對付如此路程,騎機車還是太快了,因為你在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催油門,不知不覺失去仔細咀嚼自然景致的美好。一般來說,閱讀綠島的最佳方式就是騎單車,而且是俗稱硬屁股的單避震登山車。

 

不過,我們在綠島開休旅車,會不會違和?會不會格格不入?

 

先來看車身尺寸, Karoq 的長寬高別為4382mm、1841mm以及1603mm,軸距與空重分別為2638mm與1393kg。這番尺寸看似稍小,但好處是視覺上不冗長、無贅肉,倒是空車重量未滿1.4噸讓我有些驚奇,這是MQB模組化平台的功勞?嗯,肯定是的。

 

車室設計維持 Skoda 的簡單素雅的特質,用料質感亦屬水準之上。

 

座椅設計頗為動感,並且兼具了質感,支撐性與包覆性不錯。

 

給後座乘客一張摺疊式餐桌,再給一個置杯架,真是方便實用。

 

這套全新置杯架可以放入飲料、零錢、卡片,也可以整個取下,形成大容量空間。

 

Karoq 身上擁有許多源自 Kodiaq 的設計元素,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橋段就是側面,注意看,輪弧上的鈑金印著兩圈折線,前後左右保險桿側裙下緣採用防刮材質,如此雙重設計手法把原本不甚登對的都會與越野元素搓合得恰到好處。新世代Skoda擅於運用鈑金折線,燈具也顯得晶亮,這些設計手法確實消除了SUV的視覺壓迫。簡言之, Karoq 不會給人大車壓境的負面感受。

 

綠島不大,我們也不求快,車速甚至比台北塞車還要慢!

 

關於動力系統,大家最感興趣的就是這顆排氣量1498c.c.的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據說,這顆引擎來自1.4 TSI,1.4 TSI的優質設計也保留下來,除了不可或缺的缸內直噴與渦輪增壓,還有ACT汽缸間歇管理系統。這套系統能依照引擎轉速、車速、負載等參數,在適當的時機下停止兩缸供油與運轉。

 

原因很簡單,汽缸數量越多越是耗油。

 

數據上,這顆1.5升四缸渦輪汽油引擎的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與分別為150hp/5000~6000rpm與25.5kgm/1500~3500rpm,搭配代號DQ200的七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箱,搞定0~100km/h加速時間為8.6秒,來自能源局的平均油耗為16.8km/L。

 

眼尖的車友一定覺得好奇,這具引擎與1.4 TSI相比較並沒有多少數據成長,我認為與環保法規息息相關。之前的新車遵循 euro 5 歐盟五期法規,去年開始就改成 euro 6,有人預測,未來的 euro 7 再也沒有內燃機的生存空間。嚴苛的法規之下,2018年之後的大眾型新車馬力不縮減就很偷笑了。

 

相較於前,代號 DG200 的七速DSG變速箱整體運作處理得更為柔順。

 

透過中央螢幕,Eco、Normal、Sport及Custom四種行車模式切換顯示皆清楚易懂。

 

買水果買零嘴,就知道位於後行李箱的可調整掛鉤有多實用了。

 

Karoq 後車廂開口低,易於上下運送也易於乘坐(Kodi小熊艷福不淺)。

 

如果你質疑排氣量只有1.5升的 Karoq 動力足不足?你大可放心,在綠島試駕行程中,車上坐滿四名成人的 Karoq 並沒有力有未逮。別忘了綠島雖小,高低起伏甚大。

 

1.5升渦輪已是當今主流,動力優於過往的2.0升自然進氣引擎,也符合台灣1.2~1.8升稅制,出力更好,稅金更省,何樂不為?

 

至於這具七速 DSG 變速箱,快速高效率換檔特質仍然存在,但是不如過往DSG那樣的電光石火,我不是說它變慢了,而是整體運作處理得更恰當。

 

這顆1.5升四缸渦輪汽油引擎的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與分別為150hp/5000~6000rpm與25.5kgm/1500~3500rpm,0~100km/h加速時間8.6秒,平均油耗16.8km/L。

 

此外, Karoq 也搭載了多項電子輔助系統,包含倒車自動煞車系統、車側盲點警示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後方來車警示系統、前後停車警示系統、倒車顯影系統、 XDS+ 主動式電子限滑差速器…最重要的就是 ACC 主動式車距調節巡航系統與 Front Assist 車前碰撞預警系統(含 AEB 自動輔助緊急煞車系統)。

 

說了那麼多,不外乎就是要讓消費者安心,避免被三寶擊落。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排檔座旁的行車模式切換鍵,共有 Eco 節能、 Normal 標準、Sport 運動化、 Custom 自訂四種模式選擇,中控台上的多媒體螢幕還會即時顯畫面。每項模式都試過一輪,我個人偏好 Eco 節能模式,順順地,沒有壓力,這是最貼切 Karoq 車格與調性的模式。至於螢幕上的畫面也頗具創意,我特愛 Custom 自訂模式下的錄音室調音畫面,是標準的圖文相符。

 

倒車時後方若出現障礙物(人),車輛會主動實施煞停,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打開前門,地上照射 Skoda 字樣迎賓燈在夜裡十分貼心。

 

待在 Karoq 車內望著貝殼沙灘,手上來杯清涼飲料乃人生樂事。

 

C字尾燈是新世代 Skoda 的註冊商標,在 Karoq 身上更經過全新詮釋。

 

這款休旅車真的夠聰明,又不咄咄逼人!

 

聰明高效率是 Skoda 的過人強項,尤其是豐富的車室機能空間設計。 Karoq 當然不會例外,坐入車內,立馬發現處處充滿了貼心就手的置物空間,包含車門內版的置杯置物空間、大容量扶手空間,還有,前方中央扶手上的雙置物杯架可以放零錢、票卡等小物,還可以拆卸,確實夠聰明。

 

更聰明的是 VarioFlex 聰明變後座椅設計,椅背可根據乘客身形與需求調整角度,還可以前後移動15cm。就在兩張前座椅背,一張可摺餐盤讓後乘客開心得不得了,一旁還可以抽出置杯架呢。

 

Karoq 標準狀態下的行李廂空間為479公升,後座椅向前滑移至最前,行李廂容量加大至588公升。若將第二排座椅折疊打平,行李廂容量是1605公升。這套 VarioFlex 座椅可以完全拆下放在車庫,此時的行李廂空間就是相當可觀的1810公升!

 

Karoq 不僅數據可觀,像是寵物隔網、行李廂左側掛勾、12V電源接孔、磁吸式手電筒、置物隔板…這些貼心設計更是討人愛。

 

難以想像,如此美麗的綠島的早期作用竟是監獄。

 

為了觀光客,街道兩旁盡是125cc速克達,不過,個人比較建議自攜單車。

 

VarioFlex 座椅可以完全拆下,此時,行李廂空間是非常壯觀的1810公升!

 

以動力與操控來說, Karoq 是一部中規中矩的 SUV ,透過立體晶亮設計還有聰明設計手法,這樣的中規中矩並不讓人感到乏味,所以適合長時間相處。而可以長時間相處,這不是歐洲車該做的事嗎?

 

變化多端,這是綠島最讓人習以為常的面貌,在這裡駕駛大小剛好的 Karoq 頗為點題。

 

Karoq 1.5 TSI 尊榮版主要規格 / 售價
引擎                   1.5升直四 DOHC 16V汽油渦輪
驅動型式           前置引擎、前輪驅動
變速箱               DSG七速自手排
最大馬力           150hp/5000~6000rpm
最大扭力           25.5kgm/1500~3500rpm
車身尺寸           4382/ 1841/ 1603mm
軸距                   2638mm
車重                   1393kg
輪胎尺寸           215/50R18
0-100km/h   8.6秒
建議售價          119.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