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速克達要求多
試試PGO Bon 125吧!
一切都是人性啊!如果你走進餐廳,要老闆端出便宜大碗的食物,這件事還不算太難。若要再要求美味可口,這項任務就變得有些不容易。此時再進一步要求用餐環境乾淨高雅還附上親切服務…拜託,這不是要求,而是苛求!不過,PGO 卻能一一完成以上需求。(文/Orange Green 圖/果汁機)
放眼二輪車壇,125c.c 速克達肯定是競爭最激烈的級距,原因很簡單,125c.c 速克達的適用範圍最廣。想想看,20 年前流行的 50c.c 小綿羊固然刁鑽好騎,卻只適合從家裡到菜市場,若要增加騎乘里程、每天上下班通勤代步、兼具舒適性能耐用,最佳答案就是 125c.c 速克達。不信?你去看看送貨快遞員最常使用那些機種就能明白了。
Bon 125 被 PGO 定義為市場主力,氣冷 2V、碟煞、雙槍、10 吋胎,是適用範圍最廣的機種。
今天騎乘的 PGO Bon 125 被認為是市場主力,原廠提出一項我認為頗中肯的概念”產品品質與消費者需求為優先”。確實,125c.c 速克達在台灣機車市場佔有率高達 50% 以上,云云眾車中,多數車款的配備陽春就算了,還缺少了美感。至於規格較高的機種卻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售價水漲船高!十來年前,購買一部全新碟煞 125c.c 速克達約5萬多,鼓煞版 5 萬上下,而今碟煞 125c.c 速克達動不動就衝破 7~8 萬,鼓煞 125c.c 速可達還能買到便宜車型,但是當你看到設計、配備、動力系統…明眼人就知道這是舊世代產物,嘖嘖嘖…。
這兩三年來,PGO 的成長是有目共睹的,主力機種 J-BUBU 115 還有 TIGRA 150 紛紛端出領先同級的動力與技術,也沒有大肆砸錢搞宣傳,就創造了倍數成長的銷售業績,原因?不用說,就是口碑。
轉速錶重不重要?當然很重要,看到這顆以轉速錶為主的儀錶,運動指數激增。
Stop&Go 就是汽車領域的怠速熄火,切換此模式,停止時,引擎會自動熄火,可以大幅減少 5~10% 油耗。啟動馬達耐用度加強 10 倍,並導入 PGO 獨家專利大燈控制器的能源管理系統,能確保電池及燈泡壽命。
首先是造型,顯然,PGO 沒有因為族群最為廣泛,就把造型設計得不上不下,設計團隊選擇以流線年輕動感為主題,讓食而無味的 125c.c 速克達變得好精采!其中,PGO 設計團隊提出一種叫做「連結式工法」的設計概念,當高速騎乘,氣流從車身前方順暢往後排出。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車身側面看見風洞導流設計,騎乘時,氣流會從鏤空的孔洞進入,再從後方牌照板網孔排出,如此一來,即可減少車後方渦流,進而降低風阻。這些設計是運用整車 1200 萬計算格點的車身空氣動力流場…簡單來說,Bon 125 的造型是計算出來的。試車時,我們又發現 Bon 125 的底板有個細節很特殊,查了資料,才知道這是 PGO 獨家專利設計的賽車彷鯊魚皮咬花設計,這也是空氣動力學測試的成果。
位於側面的風洞導流是一大創舉,騎乘時,氣流從鏤空孔洞進入,再從後方牌照板網孔排出。
Bon 125 的造型是計算出來的,運用 1200 萬計算格點,才造出這套空氣力學設計。
雙槍後避震具有 5 段預載調整,單人、雙載都不成問題。
原廠搭配雙活塞制動卡鉗、金屬油管、ABS,試車時用力煞車,果然不會出現鎖死打滑現象,安全加分。
動力部分,多數 125c.c 速克達選擇氣冷 2V 型式,這是因為生產成本易於控制,成熟度也最高,並且易於維修保養。Bon 125 也使用了這項型式,似乎沒啥不同,其實大有學問。
這顆 Smart engine 引擎採用 NASA 鋁合金活塞,運轉阻抗低且耐用,監控部分為 SMART CONTROLLED ENGINE SYSTEM 智慧型全時控制系統,能依騎士需求,計算出噴射燃油量以及時機,搭配歧管噴射供油裝置,點火部分則是重機等級的直接點火。數據上,Bon 125 最大馬力能輸出 10.1 匹,以 2V 氣冷 125c.c 引擎而言,這般動力不俗。
這顆 Smart engine 電子噴射引擎能輸出 10.1 匹最大馬力,以 2V 氣冷 125c.c 引擎而言,動力不俗。更重要的是,這顆引擎很省油。
如果你比較過新世代 125c.c 機種,不難發現出力下滑是必然的,就因為六期環保有夠嚴格,只能透過稀薄供油才能達標,此舉會降低出力,還會帶來一項副作用,那就是溫度高居不下,耐用度大減。
Bon 125 的主要對應策略有二,一是燃燒效率,剛剛說的電子噴射監控系統,電腦控制的噴油嘴可以在引擎低轉速或怠速時調整供油量。二是散熱,為此,PGO 強化了汽缸頭的散熱效果,能降低火星塞座溫度。
車架剛性足、引擎運轉穩定,加速過程順暢好騎,騎快也不會出現車身飄的現象。
市區機車格越來越難找、停車空間也越來越狹窄,此時,中柱是舉足輕重的,Bon 125 特地加長中柱力矩,嬌小的女性車主也能輕易駐車。
實際騎乘,能明顯感受運轉穩定,不會出現怠速抖動,加速過程也相當順暢,市區好騎,速度較快的路段也是一路平穩。除了引擎與傳動系統,更別忽略了車架。
這套高剛性結構的全新車架採用高強度連結式工法,PGO 表示,使用鋼管材質比同級車更厚實,原廠還說,Bon 125 開發過程時經過 50000 公里車身的疲勞耐久測試。這套車架搭配 5 段預載可調的雙槍後避震器,單人騎乘後懸吊偏硬朗、夠靈巧,雙載又變得穩健不易晃動,想要一部機車搞定所有需求?這不就是答案?
實用設計方面,Bon 125 馬桶置物空間充裕,還設有內建彈簧與齒輪組,轉動鑰匙,打開椅墊,這項簡單設計竟能做出比照油壓桿升降的效果,真是不錯!此外,PGO 也特別強調中柱機構加長了力矩,我試了,確實很容易架起,對於女性車騎士是一大福音。對了,Bon 1025 椅墊也特地加厚,騎了一天,臀部並無不適,舒適性水準之上。
加厚椅墊、大容積置物空間,舒適性與實用性皆不在話下。
Bon 125 被定義為主力機種,力扛競爭最嚴苛的 125c.c 速克達市場,這個市場裡有龍有虎有鯊魚,Bon 125 有什麼?說真的,Bon 125 樣樣都有,而且樣樣都不錯,特別是價位夠宜人,堪稱允文允武宜家宜事全方位機種。
經過一天試騎,Bon 125 演出均衡,堪稱允文允武宜家宜事全方位 125 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