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目專業人語>
變速箱檔位之爭何時了?
因為環保法規的低排放、低油耗這個大前提使然,使得小排氣量渦輪引擎大行其道,如此設計的引擎也有著低轉速能輸出大扭力的特點,相對能搭配多檔位的變速箱來達到高效與節能的目的。變速箱檔位多的優勢自然是利於加速及省油性,但究竟要多少個前進檔位才合理呢?以BMW為例,該廠的新世代車款仍如同前代一樣使用8速的配置,沒有像對手賓士般將新車進化到9速,而BMW亦確實對外表明8速就足敷所用,筆者甚至認為7速已非常夠用。(文/大頭目)
檔位多只是在增加超比範圍
這二十年來,變速箱檔位最大的進化分野,可說是從5速全面變為6速的時代。5速的第五檔為OD(Over drive)超比檔,也就是說可加速的檔位為1-4檔,第4檔則是1:1、引擎轉速和車速為等比而可出現極速的檔位。6速變速箱的配置為第6檔OD,1-5檔為加速區域,同時極速設定在第5檔。5速和6速變速箱的車款,加速上是後者要快多了,5個可加速的檔位齒比配置是最適合的,畢竟市售車引擎的轉速域差不多都固定在此。其實之後的7速、8速、9速變速箱,同樣只有前5速是加速與極速所用,第6檔即開始漸次超比直到最末檔,這樣的設計當然利於在低轉速進行稍微高速的巡航,但以台灣的交通環境來說,7速已綽綽有餘。
8速變速箱是現今的主流,三個漸次超比檔位對省油來說已綽綽有餘。
再舉個例子,引擎轉速超高且不考慮省油的F1賽車,以往在V12、V10時代也只採用6速配置,後來的V8 2.4亦只進化到7速,現行的1.6 V6 turbo則用到8速,所以一般乘用車的檔位真的沒必要太多。在此唯一的例外是柴油車,因為它的動力帶很短,如果有8速以上的檔位更能有利於速度的發揮!
柴油車多檔位才利於加速,此乃其動力帶很短之故。
不用迷思再多速~你是在台灣開車
現行變速箱的發展,傳統手自排、CVT無段變速、雙離合器自手排都有各自的一片天,似乎手排已逐漸式微,它在加速上已完全輸給前述三者,但駕駛可自由控制、耐用且維修簡易、便宜的優點,還是讓它在國外有很多的支持者,所以手排不可能在一般乘用車中退場。不過,超跑與高性能車現在倒是真的不採用手排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馬力太大用手排的話很難操作,甚至還有因失誤造成的機械損壞與失控等潛在危險。
歐洲人還是愛手排,它的實用性與樂趣很難被取代。
目前一般乘用車最常見的變速箱型式,大致是日系車偏好CVT、歐系車主要為傳統手自排,它們的共同優點就是穩定,且拜電子控制技術發達之賜,能夠加入很多模擬功能。至於效能最佳的雙離合器變速箱,現在大概只有超跑、大馬力性能車愛用,且會採用對應出力較高的濕式設計,而強調省油的平價車則會用到對應出力較低的乾式設計。最後,大家買車時真的不要有越多速就越好的迷思,在台實際用車的狀況下,6速或7速絕對夠你開得嚇嚇叫!
現今超跑的標準配備就是雙離合器變速箱,它匹配大馬力引擎可說是相得益彰。
=======================================
作者大頭目自1995年起投身汽車媒體,並長期觀察車界現象,也愛好與車相關的一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