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藍領試車員

Hino 200 3.49噸小貨車


在台灣,長度4.8米的3.49噸是大小剛好的商用車。

大學念的是設計科系,在那個拼聯考擠窄門的年代,一畢業就設計事務所上班乃順理成章。一般爸媽絕不希望自己小孩念到大學還跑去做工,我卻先去工地上班,透過實務操作才能了解設計。
從白領變藍領,開的車也從三門掀背變成三噸半。想不到,事隔二十多年再度三噸半,而且還是以車媒身份試駕新車,真是耐人尋味。(文/Seven Lo  圖/盧昇億)

前雙A臂、後葉片彈簧,新世代商用車操控變得輕鬆許多。
先從新版法規說起

這些年來,商用車有哪些變化?主要重點仍與法規息息相關。2020年9月上路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針對小貨車載重實施放寬修正,原本3.49噸小貨車只要原廠標配左、右、後防止捲入裝置,還有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再加上載重量允許符合法規,就可以提升為5噸小貨車。

於是,市場上多數3.49噸車型提升至5噸,原本方便實用好載貨的3.49噸反而稀有,老闆們只好往下尋求小排量車型。


前後輪框皆為15吋,載重受力平均,而且維修容易。

為了先奪商機,我們見到六期Hino 200 3.49噸商用貨車搶先引進台灣市場。此車預計對外開放時間為三月初,二月份安排媒體試駕。難怪,試車經過貨運行時發現我們被運將們”盯上”,幸好,他們沒跑來問我新車好不好開?

因為,上次開小貨車已是20多年前的陳年往事了。


長3100mm、寬1860mm,貨板高380mm,載貨面積頗具水準。
科技就是科技 即使商用車也一樣

記憶中的3.49噸相當兩極化,車齡高、車況差、冷氣不靠譜像極了重量訓練機,轉方向盤、換檔非常重手,開一整天,回家只想洗洗睡。

車齡新、車況好、冷氣沒問題的3.49噸可就舒服多了,但我很確定,即使是當年全新三噸半也完全無法與Hino 200 3.49噸相提並論。


油箱後方是AdBlue尿素筒,能幫助柴油引擎降低排汙。

如果說汽車產業是一頭驢子,環保法規就是綁在前面的那根蘿蔔。行駛旅程數多、排氣量較大、排碳量高於民用車,商用車是環保法規緊盯對象。

這次Hino 200 3.49噸動力系統為全新版本,符合六期排放法規,新開發的2755c.c直四渦輪增壓柴油引擎(代號1GD-FTV)氣量,轉速3400rpm輸出144匹最大馬力,扭力峰值30.5kg.m分佈在1200~3200rpm。

比之前試駕過的民用柴油車一樣著重低轉速,倒是重踩油門沒有嚇人蠻勁,輸出特性為訴求載重、平順穩定,特性與民用車不一樣。


採用齒條小齒輪的動力輔助方向盤輕鬆好轉,手排入檔、離合器也容易相處。

好開 好鑽 好轉

相較於過去的3.49噸,Hino 200系列舒適多了,轉向系統採用齒條小齒輪式附油壓輔助動力轉向讓人駕輕就熟,4.9m迴轉半徑適合都會巷弄,好開好鑽是送貨搶時間的祕密武器(雖說沒事不要無敵大迴轉)。

對了,車上的變速箱來自日本大廠Aisin,而且還是五檔手排,輕鬆好入檔且不重腳。


做工的人排汗量超多,隨手汲取的置杯架是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
前懸吊則為雙A臂式獨立懸吊外平衡桿,而非固定死軸,只能說,時代真的不一樣了。後懸吊仍維持經久耐重的多片鋼板設計,後方貨台內部長度3100mm、寬1860mm。這也是全台首部符合『底盤空重比』規範的3.49噸車型(底盤車空重1700kg/框式完成車空重2010kg)。
框式完成車承載數據約1.5噸,園藝、傢俱、果菜、搬家公司…都適合。


布質座椅排熱吸汗性不錯,而且耐髒容易整理。

安全配備升級

商用車不安全?老實說,確實讓人很擔心。為了確保載貨行駛穩定,Hini 200 3.49噸原廠就配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與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煞車除了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更新增EBD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BOS煞車優先系統、BAS煞車輔助系統,好讓人從容面對突發狀況進。


因為好開不費力,所以不疲累,新世代商用車能具體提升運輸效率。
以老司機的角度來看,現在的商用車駕駛是幸福的,但是大原則不變,提早踩煞車、轉彎時注意視覺死角、迴轉時格外小心…駕駛觀念一樣不容疏忽。

除了3.49噸規格優勢,Hino 200價格也頗有競爭力。務實面對消費者需求,永遠是商用車經營之道,果然是來自豐田集團。

Hino 200 3.49噸(框式完成車)
引擎  2.8直四渦輪柴油
驅動型式  前置引擎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  五速手排
最大馬力  144ps/3400rpm
最大扭力  30.5kg.m/1200~3200rpm
車身尺寸  4795×1955×2045mm
軸距  2545mm
車重  2010kg
輪胎尺寸  前後195/70 R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