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電動車可以彎道超車?
年產第一電動車寶座不再是特斯拉Tesla,而是中國比亞迪BYD,國際汽車專家警告中國製電動車將要席捲全球…。(文/Morning.W)
電動車進入實戰階段!近來電動車關鍵字不再是特斯拉獨占鰲頭,取而代之的是中國電動車。2024年初Tesla公布的2023第四季財報,EPS比2022年度同時期降低40%,第四季銷售數量484,507,被BYU的526,409強行超車。
數據會說話,中國電動車已經領一席之地,為什麼中國電動車迅速成長?箇中眉角讓我們看下去。
論生產數量,BYD比亞迪已成為世界第一電動車品牌, Tesla不再獨大。
中國電動車迅速關鍵
中國擁有廣大市場,人力、資金充足,當然是晉升汽車大國的候選者。自從1984年,上海汽車與大眾汽車合作成立車廠以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成長可觀,年產量直上3千萬擠下北美成為世界第一。但是中國汽車始終存在一個無法超越的障礙,那就是造車工藝、品牌形象,還有難以跨越的內燃機技術。
於是,中國選擇另闢蹊徑。關鍵人物出現在2008年,時任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曾是一位汽車工程師,他是特斯拉粉絲,深知電動車是中國彎道超車的路徑。政策大旗一揮,中國電動車突發躍進。
入門、中階、高檔次…所有級距BYD應有盡有,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
這只是中國電動車產業啟端,儘管數量多,質量卻不夠。2017年開始出現因騙取政府補助的倒閉潮,2018年遇上中美貿易戰,中國製汽車被列”中國製造2025”重點項目,出口受阻,中國電動車起伏波動大,重點是造車實力有待改善。
中國電動車升級關鍵
先來說說“鯰魚效應”。據說,漁夫為了確保捕獲的沙丁魚鮮活,特地在捕撈的沙丁魚群中放入一條鯰魚。鯰魚是生存力極強的魚種,沙丁魚因此產生危機意識,從垂垂欲死變成奮力存活。
為了直接刺激中國電動車產業實力,中國引進電動車一哥Tesla。上海超級工廠2010年開工,眾人排隊購買性能更強、價錢更貴的Tesla,此舉刺激了中國電車進步,Tesla在中國建置的供應鏈更是提升功力的大補丸。
電池研發、製造、電動車生產…BYD實現多數歐美車廠做不到的一條鞭策略。
拜Tesla這條鯰魚所賜,中國電動車產業得以升級。同時,中國電動車產業更做到歐美車廠沒有的一條鞭生產,例如,BYD比亞迪就掌握了電池研發/製造(這是BYD本業),再進而生產電動車,從源頭到產品所有過程不假他人之手,目前中國一線電動車實力不容小覷。
近年接連超越德國、日本,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接下來是拚出口。中國內需出現飽和,以BYU比亞迪為首的中國電動車廠開出口銷售新車,中國接連超越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汽車(純電BEV+油電混合HEV)達四分之一。便宜大碗的中國電動車強烈威脅傳統汽車列強,歐盟發起反傾銷審查。美國總統拜登更打算將中國電動車關稅稅率增加4倍,來到驚人的100%!
汽車大戰才開始,確定的是,中國已經取得世界車壇擂台賽資格,結果如何?你我都是無法抽身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