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電動車有譜!

Ferrari e-building新工廠開幕


世界上每部Ferrari都來自義大利Modena的Maranello,未來的電動Ferrari來自哪裡?當然不會變。(文/Seven Lo 圖/Ferrari)

任何珍貴事物都很講究產區,量少質精的汽車自不例外,每部Ferrari均來自Maranello同一個工廠,即使年產量屢創新高打破5位數,盡其所能加班拓產就是沒有成立新工廠。為什麼Ferrari要再建e-building?值得探討。


這是早期法拉利工廠照片,胼手胝足場景滿是情懷。

從3成長為1.3萬

1947年,剛成立的Ferrari僅擁有20,000平方公尺的生產面,只生產3三輛車,分別是2輛125 S與1輛159 S原型車。而今,Ferrari工廠佔地面積大約86萬平方公尺,足足擴展40多倍。近年Ferrari年產數突破1.3萬。員工數從一草創時期的140人到現在約5,000人,數據證實Ferrari不再是風雨飄揚的獨立跑車小廠,而是禁得起時代考驗的神級品牌。


所有Ferrari均來自同一個工廠,別無分號。

1942年,Enzo Ferrari在Maranello的Via Abetone申請建築許可證,用於製造機械零件。1947年,這棟廠房經過改建成為生產汽車的工廠。之後,鑄造廠、生產線、引擎組裝、物流、測試室、車體工廠、員工辦公室、休閒設備…相繼建立。1972年成立Fiorano賽道,1978年廠內設立烤漆部門, 1983年建立賽車管理部門。


2024年e-building正式開幕,電能時代正式啟航。

1990年代起積極建設

Ferrari從1990年代開始大規模擴張廠房,1993年成立全新鑄造廠、Ges Composites 複合材料與機械加工部門。1997年開始,Ferrari力邀建築大師開始十年建設,從Renzo Piano的風洞、Marco Visconti的機械工廠、Massimiliano Fuksas的產品開發中心到Jean Nouvel打造的生產線。

接著於2018年啟用Ferrari設計中心,2021年完成Attività Sportive GT大樓。2024年6月,備受矚目的e-bulding竣工開幕,就連義大利總統也成為座上賓。e-building揭幕儀式冠蓋雲集,除了Ferrari全球董事會執行主席John Elkann、Ferrari全球副總裁Piero Ferrari(Enzo Ferrari之子)、Ferrari全球首席執行官Benedetto Vigna以及Ferrari員工代表,還有義大利總統Sergio Mattarella。


Ferrari執行長John Elkann(中)、Ferrari副總裁Piero Ferrari(左)、義大利總統Sergio Mattarella參加e-building開幕。

e-building是環保工廠

e-building將負責生產搭載內燃機、油電混合動力的Ferrari跑車,更重要的是,這裡將是Ferrari首款純電動跑車的誕生地。e-building還生產高壓電池、電動馬達、電動車軸等關鍵電氣零件。

e-building是一座環保工廠。建築設計上巧妙融合多種能源利用技術,像是在樓頂鋪設約3,000塊太陽能電池板,可提供高達1.3兆瓦的電力。舊型供電廠將於2024年底停用,屆時e-building將完成可再生能源供能,自給自足。


難以想像,Ferrari工廠如此先進前衛。

e-building還採用能源與雨水再利用解決方案,例如在電池與馬達測試環節中,超過60%的能源獲得回收。土地使用方面,e-building位在重建中的Ferrari園區北部,原有的老舊、耗能工廠設備經過收購與改造,在不增加土地消耗前提下完成”都更”。


以人為本的汽車工廠 果然是義大利。

義大利是全球設計中樞,e-building當然充滿新穎設計理念。由MCA建築事務所(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與Ferrari團隊聯手打造。這座嶄新建築高25公尺,外觀採長方形設計,與周邊自然景致和諧相融為一。正面設計具有極高辨識度,乳白色與透明玻璃面板結合之下,能在白天引入充足陽光,夜晚時分營造出引人注目的”燈籠”效果。

電腦輔助組裝設施、wifi6.0…大大強化組裝效率與品質。

這是象徵義大利工業的全新門面,更講究”以人為本”。設計過程中優先考慮到員工培訓與福利,為員工營造一個宜人的工作環境。為了方便,Ferrari還特別修建了一條通往e-building的道路,並打造一條1.5km的自行車道。


舒服宜人的環境,才能造出獨一無二的法拉利。

Ferrari全球董事會執行主席John Elkann說:「e-building工廠將結合以人為本、尊重環境設計理念,打造兼容人文關懷與環境保護的工作場所…。」,果然是義大利,認真造車不忘認真生活,難怪每部Ferrari都如此特別。接下來的電動法拉利能讓我們改觀?讓我們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