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異常
泡水車鑑定術一定要懂
地球暖化、氣候異常,動不動就是致災性豪雨,許多車變成了泡水車,遇到泡水車該如何對應?相關常識一定要學起來。(文、圖/Morning.W)
凱米、山陀兒颱風相繼重創台灣,受災最嚴重的地區莫過於中南部,除了山區豪雨成災,土石流道路中斷,許多城市裡的汽車逃不過大水來襲紛紛淪為泡水車。
近來凱米、山陀兒颱風重創台灣,異常氣候造成大水來襲,泡水車頻傳。
泡水車會面臨什麼下場?除了修復之後繼續開,有些受災車主直接報廢車輛,若車子還有殘值就直接處理掉,不是自售就是賣給車行,這些泡水車經過修復進入中古車市。如果你打算買中古車,要如何預防買到泡水車?或者是趁便宜買部泡水中古車?
如何鑑定泡水車?什麼樣的泡水車可以買?且看下文揭曉。
如何判斷泡水車標準
我們可以根據淹水深度與汽車零件高度鑑定泡水程度,重點如下:
輕度泡水:水深超過車輪且已淹入車內。這是最常見的泡水程度,只要妥善清潔,修復難度不高。
中度泡水:水淹至儀錶板,因為儀錶板、中控台內部安裝大量電子零件,如果水深至此就算嚴重,即使修復也容易留下電系短路、亮故障碼、運轉不順等後遺症。
重度泡水:水深滅頂了,整部車泡在水裡。如此嚴重的泡水車通常不會修理,除非是高殘值車種。不過,如果有不肖車商賤價收購泡水車,再自行強力修復,泡水車也可以起死回生,如果中古車商刻意隱瞞,消費者不可不防。
即使是輕微泡水也最好要進廠檢測,以免日後發生故障。
應付泡水車有撇步
1.當水面高度到輪胎四分之一時,就要關閉冷氣,發動引擎駛離淹水區。再輕踩煞車數次,讓煞車系統回復正常。
2.水面高度至輪胎二分之一:最好不要發動,盡可能拖吊移動車輛。若發動車輛,要先關閉冷氣、啟動引擎、慢速行駛。車輛應儘速進廠檢查,確認輪軸、煞車系統、查引擎、變速箱、差速器等重要系統是否受損。
3.車輛浸水高度超過輪胎二分之一:即使水退,也要請專業技師檢查,確認重要機件內部未進水才可發動引擎,避免造成嚴重損害。
4.整車進水:萬萬不可發動引擎,直接拖車進廠檢測維修。
如果引擎室泡水,千萬不要啟動車輛,直接拖車進廠檢測。
為什麼泡水車很麻煩?
很簡單,答案是汽車可以防水,但不能泡水。像智慧型手機,每款汽車都有一定程度的防水設計,一旦水分入侵內部就是悲劇。一般來說,車輛淹水高度就相當於泡水程度,淹水高度是重要指標,原因在於電子零件遇水不發,設計師會刻意將其安裝在較高的位置,如果車輛淹水過高,就會造成電子零件生鏽、短路、接觸不良…於是故障。
最昂貴的電子零件莫過於行車電腦,行車電腦運用範圍包括引擎監控、變速箱、電動座椅、ABS、ESP…單價動輒五位數甚至六位數,行車電腦若泡水幾乎無法修復,只能更換新品或是中古良品。
行車電腦是高單價零件,精密零件一旦泡水只能更換新品或尋求二手良品。
隨著科技進步,新世代汽車電子零件越來越複雜,除了行車電腦,音響、中控螢幕、電動座椅、KEYLESS、電動尾門、偵測雷達與鏡頭、鋰電池組…都是造價不菲貴森森。再來是更昂貴的引擎,基於”液體不可壓縮”物理原理,引擎燃燒室吸水後再發動將造成曲軸連桿彎曲、變形。當淹水深度超過空濾盒吸氣孔高度,此時千萬不要發動引擎,一旦拆解引擎修復,修車費用令人咋舌。
打開尾門,若發現內部有殘留泥沙,就表示此車泡水程度比較嚴重。
買中古時要注意哪些重點?
確定這部中古車是否泡水?看車時要做以下檢查:
1.掀開地毯、門檻內部、後車廂、備胎…確定是否有水痕、泥沙殘留。
2.嗅聞車內、車門、座椅、內裝是否出現霉味。
3.檢查線組、插座、接頭是否完整,若有剪線、重接要注意是否為正確修復。
4.打開引擎蓋檢查水箱、冷氣散熱片、發電機、起動馬達、插座、保險絲盒…是否殘留泥沙。
打開車門聞一聞味道,檢查地毯下方是否有水痕或泥垢,這是確認泡水車的重要步驟。
第三方認證檢定報告
若要更進一步確定是否為泡水車,建議要尋求「第三方認證檢定報告」,如過車商提供泡水檢測報告,泡水跡象詳細記錄,即可了解泡水程度,即可以此做為購車依據。只要車商坦承,並附上第三方檢定報告,價格合理的話,泡水車並非碰不得。
若購買中古電腦,一定要注意插座是否正常,並且要附上保固但書。
如果淹水深度只到車室底板(屬於輕度泡水),後遺症較輕微。重點是車商坦承並附上第三方檢定報告,價格也夠便宜,確實可以視情況購買。如果是深至儀表板的中度泡水,即使修好也不建議購買。氣候異常,泡水車出現比率越來越高,以上知識無非是現代用車技能包,一定要學起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