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速度穿上色彩

BMW Art Cars五十週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今年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創作雲集,其中,BMW為車迷與藝術愛好者帶來一場橫跨視覺盛宴,實在難得。(文/Morning.W 圖/汎德、Morning.W)

BMW Art Cars的故事要從半世紀前開始,1975年,法國賽車手兼藝術收藏家Hervé Poulain向BMW提出由藝術家創作賽車塗裝的想法,找來美國雕刻家Alexander Calder操刀,以當時BMW利曼24小時耐久賽BMW 3.0 CSL賽車創作第一部BMW Art Car。同年,Hervé Poulain駕駛這輛色彩繽紛的93號賽車參加利曼24小時大賽,轟動一時。

從此之後,Art Car就成為BMW持續運行的藝術計畫,包括Andy Warhol、David Hockney、Jeff Koons等國際藝術大家相繼參與,讓這個計畫成為汽車與藝壇傳奇。


這是1975年由 Alexander Calder創作的93號賽車模型,也是BMW Art Car濫觴。

BMW Art Cars 50週年主題展演

2025年適逢BMW Art Cars問世五十週年,BMW總代理汎德特地製作一輛Art Car,並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作為亞洲重點展示據點之一。展覽區域中,18台歷代 BMW Art Cars模型齊聚一堂,從1970年代的流線色塊,到當代對於虛擬實境與城市文化思辨,這些模型不僅是縮小版藝術品,更是值得收藏的投資標的。


展會同步展出自第一代至今總共20台BMW Art Car經典模型車,全方位呈現50年創作軌跡與藝術精神。

這部台灣在地BMW Art Car由台灣當代藝術家翁明哲親自創作,以BMW M3 Competition為創作畫布,運用他獨有的「刮刀美學」與「壓克力拋灑技法」,將顏料轉化為充滿動態張力、節奏分明的視覺語彙。透過奔放筆觸描繪速度的律動,巧妙融入「旅途風景」的隱藏元素,像是記憶中公路旁掠過的山線、窗外的夕陽剪影,就像是藝術家對台灣展現出溫柔致意。這項行動藝術作品不僅為BMW M精神帶來全新詮釋,更是向BMW Art Cars 50週年致敬的實體創作。


將顏料轉化為充滿動態張力與節奏感的視覺語彙,翁明哲大師的創作值得仔細探索。


這部BMW M3 Competition被賦予奔放筆觸,描繪出速度律動,更巧妙融入旅途風景,呈現出全新視野。

此外,這場展覽還有一位焦點人物,她是2006年促成BMW Art Cars首次來台的推手—藝術家薛保瑕博士。當年她以台灣美術館官長身份引入這項跨界計畫,這次以特邀嘉賓回歸,象徵汽車與藝術的文化交流從未間斷,更提醒我們BMW與藝術的關係不是砸大錢辦一場活動,而是細水長流的恆定運轉。


台灣知名當代藝術家翁明哲先生(右)運用其獨具的刮刀美學與壓克力拋灑技法,向BMW Art Cars 50週年經典精神致敬。

接下來,這部BMW Art Car將在台灣舉行巡迴展出,有可能進行拍賣,讓翁明哲大師的創作成為長久保存的收藏品。每輛Art Car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載體,承載著創意思維與速度激情,在歷史洪流中留下不滅印記,真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