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電動車長足發展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但隨著全球各地的空汙環保法規愈趨嚴苛,不少車廠將電動車的發展重點,從「證明實力」轉為「搶攻市占率」。預計在未來的四到五年間,會有愈來愈多小型電動車量產搶市。 (文/張志康)


未來數年間,電動車的發展將會朝向小型車、平價車前進。 

最近國際車壇上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東京車展開展,只不過自從受到大陸北京及上海車展影響後,東京車展的影響力不斷降低。值得一提的是,豐田除了介紹該公司在自動駕駛方便的努力外,也發表了一款純電動迷你小車BEV。該公司強調,這款車型預計將於2020年底量產上市,瞄準日常代步交通工具。 

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在東京車展中,強推自動駕駛及未來趨勢。 

依豐田提供的資料顯示,BEV最高時速約莫60km/h,一次充電約可行駛100公里,可以用來做為年輕人或老年人日常的代步工具,也可望讓企業大量採購,做為營業車輛。然而,這樣的思維邏輯,其實並不是豐田的專利。德國的福斯集團與法國的雷諾集團,也積極投入小型電動車的開發。 


豐田在東京車展中發表的BEV續航力僅有100公里左右,主打短程代步。 

福斯汽車負責電動車戰略的董事Thomas Ulbrich日前表示,該公司預計在2023到2024年左右,發表Polo等級的純電動車,新車售價預計落在1.8萬到1.9萬歐元(約新台幣65萬元以下)。這樣的價格,足足較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中發表的量產純電動車VW ID.3便宜四成以上,再加上德國正研擬提高對純電動車的補助,屆時德國消費者可望用內燃機汽車的價格,就能夠買到純電動車。 

福斯預計在未來五年,推出新款電動車,售價可望較現行的ID.3便宜四成。 

另外,雷諾汽車也發表,預計在5年內,在歐洲發表售價在1萬歐元(約新台幣34萬元)以下的電動車,這樣的價格還不到現行雷諾電動車Zoe的一半。而到2018年為止,雖說雷諾在全歐洲的汽車銷量僅有3%左右,但Renault Zoe卻占了全歐洲純電動車總銷量的22%。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車廠要把重點轉到低價的電動車上呢?其實說穿了也沒什麼了不起,目的當然是為了搶奪市場份額。 

雷諾未來五年也預計將推出售價1萬歐元以內的電動小車,較現行的Zoe便宜一半。 

到目前為止,全球談到電動車,大致不脫以下幾個印象:「環保的」、「昂貴的」、「高科技的」、「近未來的」。換句話說,對普羅大眾而言,電動車的距離仍然相當遙遠,這樣的印象其實並不適合推廣電動車的普及。於是,各家車廠紛紛希望能夠有效地降低電動車的成本及售價,讓大眾都能夠接受。 

現行電動車給消費者的印象太高貴,不適合電動車的普及。 

當然,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於歐盟對於汽車的廢氣排放及空汙法規愈趨嚴格。目前全新的法規是,歐盟境內銷售的車輛,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降到95公克以下,這除了比2018年之前的法規嚴格了約2成外,未來在2025年、2030年,這樣的標準還會變得更高。這也迫使各大車廠不得不積極投入電動車的研發及量產。 

歐盟的空汙法規日益嚴苛,迫使歐洲車廠推出量產電動車,圖為Peugeot e-208。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可以從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提供的資料看出來,今年1到6月,純電動車在歐盟的市占率是2.1%,但在挪威,由於稅收優惠政策,電動車與油車的價格大致持平的情況下,電動車的占有率竟高達45%,這也讓不少車廠為之振奮不已,認為未來隨著充電基礎設施的普及,電動車占有率可望追上甚至超越內燃機汽車。 

今年上半年,挪威的內燃機汽車占有率僅有55%,圖為Mazda CX-3。 

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電動車逐漸進入人們生活的大趨勢,似乎已經很難逆轉了,在可見的未來,電動車恐怕將走進你、我、他的生活之中,就如同手機進入我們的口袋裡一樣。 

在可見的未來,電動車將像手機一樣,悄悄地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作者張志康有20年以上的汽車新聞採訪經驗,曾任職於一手車訊、車主雜誌、汽車百科等專業媒體,與中央日報、欣傳媒、時報周刊等綜合性媒體,現任NOWnews資深要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