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這個產業從曾經的機械走向電子、從類比走向數位,科技化的腳步從未曾停歇過,但當大家開始覺得未來汽車的消費方式,將會走向只租不買的角度時,就跳脫了工程的角度,面臨社會學與心理學等不同層面的討論了。(文/張志康)


很多人認為未來汽車消費方式將走向只使用而不擁有。 

隨著時序即將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汽車業界除了討論與工程相關的汽車動力來源、汽車製程、汽車原料、汽車安全配備之外,還有更有趣的話題,就是汽車的使用及消費方式。很多人認為,隨著「共享經濟」的日益盛行,未來汽車的消費方式,將會朝向「共享汽車」的方向前進,換句話說,就是消費者將會以「短期租賃」取代現行的「長期持有」。 

在倫敦、上海、台北等大城市,有愈來愈多共享汽車服務。 

看到這樣趨勢的人士認為,在全球各地盛行的UBER服務開啟了共享經濟的濫觴,以台灣來說,U-bike這種可以隨租隨還的共享單車服務,則是更進一步證實了共享經濟的來臨。 


U-bike的成功,讓很多人認為共享經濟的時代已然來臨了。(翻攝自U-bike臉書粉專)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可以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所謂「共享經濟」的形成。從UBER與U-bike的案例來看,可以發現其所提供的真正便利性在於隨手可得,消費者只要掏出智慧型手機或是悠遊卡,就可以隨時享有出行的便利性,同時消費者無需去負擔汽車或單車的維修、保養等成本。但它有個問題,就是它在都市以外的地區,往往不是那麼適用。 


分享汽車的利基在於消費者無需負擔汽車購入及保養維修成本,就能享有出行的便利性。

理由其實很簡單,不管汽車也好、單車也罷,目的都在於提供使用者出行的自由及便利性,在市區,由於人口密集、大眾運輸工具發達,消費者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出行選擇,相對於大眾運輸工具時間、地點的固化,共享汽車、共享單車提供消費者相較更有彈性的行動方式,因此受歡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都會區由於人口密集,共享經濟大行其道。(翻攝自U-bike臉書粉專)

但如果將場景換成都會區以外的地方呢?首先是共享汽車的量自然變少,而共享單車也勢必集中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那麼對使用者來說,其便利性就不如家裡自有的汽車或機車了。 


在非都會區,「共享」這個概念就不如「擁有」了。

如果常去日本的人或許會發現,住在東京、大阪等都會區的消費者,家中往往不會有汽車這種東西,但只要出了都會區,到了茨城、沖繩、群馬等非都會區,家中最少都會有一部輕型車,以解決出行問題。換句話說,當你住在一個距離最近的便利商店,開車還要5分鐘、10分鐘的地方,又或者距離最近電車站走路要花20、30分鐘,選擇自己擁有一部汽機車或自行車,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日本的非都會區,家裡有部輕型車以便出行,幾乎是常識了。

事實上,從近年來國內的汽車銷售比例可以發現,都會地區年輕消費者購車的比例逐年降低,但非都會區則維持穩定,就可以看出,所謂的共享汽車、共享機車、共享單車,最少在可見的未來,仍會集中在都會地區。 


都會區因為大眾運輸眾多,相對來說,共享交通工具是更有彈性的出行方式。

可是如果所謂的共享汽車,是以類似長期租賃的方式提供呢?比如說消費者每月支付一筆金額,就可以擁有一部輕型汽車的使用權,若車輛需要保養或維修,消費者也可以無縫取得代用車輛。類似農曆春節或連假期間,消費者有長途出行需求時,還可以透過提前預約,支付一筆相對平價的費用,便可以更換成七人座MPV或SUV,那麼,這樣的共享經濟,便有其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利基點存在了。 


如果共享汽車能夠發展為長租加短租,那麼未來有機會取代購車這種消費行為。

當然,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否能為消費者接受,還有待時間的印證,它不太可能會像打開電燈那樣「啪!」一聲就完全轉換,就如同先前談的「自動駕駛」一樣,除了消費者需要時間轉換消費型態外,也需要業者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從中找出可長可久的利基點。 


消費習慣的改變不是一蹴可幾的,共享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作者張志康有20年以上的汽車新聞採訪經驗,曾任職於一手車訊、車主雜誌、汽車百科等專業媒體,與中央日報、欣傳媒、時報周刊等綜合性媒體,現任NOWnews資深要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