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的異端邪說>

車市急凍的無奈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去年的負成長,為全球汽車界響起了警鐘。

若要問全球各大車廠,在可見的未來最重要的地區市場是哪裡,答案一定是中國大陸,但去年全球最大的兩個地區市場:中國大陸與美國,新車銷售成長率分別呈現 -2.8 %與 0.3 %,幾乎停滯甚至倒退,對車廠來說又該如何是好?(文/張志康)

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大陸車市在未來五年內,成長幅度將縮小到 3 % 以內。

對全球汽車業來說, 2018 年是很特別的一年,理由很簡單,全球最大的地區市場中國大陸,汽車銷售在經過連續 28 年的正成長後,第一次出現了負成長。第二大市場美國,也呈現僅正成長 0.3 %的停滯局面。依英國調查公司的報告顯示,可見的未來,全球汽車市場將呈成長趨緩的情況。

依英國市場調查公司 IHS Market 與 NADA 全美汽車經銷商大會的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汽車市場的銷售成長速度,將由 2011 年到 2017 年的 3.7 %, 2018 年到 2022 年的全球成長率將衰退為 2.1 %。其中,幾個全球的重要地區市場,包括中國大陸、北美、歐洲、日本都呈現成長趨緩的狀況,唯一加速成長的,僅有南亞的印度與巴基斯坦而已。

中美貿易戰造成經濟衰退是去年大陸車市負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實上,去年中國大陸車市總銷售量為 2,808 萬輛,相較 2017 年,衰退了 2.8 %,一般市場解讀是,中國大陸車市受到去年中美貿易戰導致經濟成長趨緩,以及 2017 年底大陸汽車購置稅優惠結束,導致搶購的反作用力交互影響下,才造成中國大陸新車市場的衰退。

北美車市未來五年銷售成績將持續負成長。

在此同時, 2018 年美國的車市成長率僅有 0.3 %,總市場停滯在 1,727 萬輛,預期中,今年北美車市將受銀行利率上漲及中古車市的競爭影響下,呈現 2.7 %的銷售衰退。

若大陸沿海與內陸的貧富差距縮小,車市才有進一步成長的動力。

雖說中國大陸最近可望推出「汽車下鄉」政策,促進汽車銷售,但隨著市場的飽和,中國大陸已經不再是那個「井噴」式成長的地區,除非沿海與內陸地區的貧富差距得到進一步的平衡,否則,大幅成長的機率將不會太高。

中國大陸官方的汽車產業政策,偏向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科技的開發。

在此同時,中國大陸與歐盟官方最近對於汽車產業的政策,都轉向「新能源汽車」的扶植。可以看到的是,官方對於空汙、環保、節能法規的限制愈趨嚴格,對於純電動車的扶助政策也愈來愈多。尤其是中國大陸,官方強制要求車廠要銷售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車」,就以去年來說,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成長率便高達 62 %。

共享汽車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也進一步帶動汽車銷量下滑。

在全球市場成長趨緩的前提下,全球各重要車廠的應對之策有三:一是積極布局南亞市場。二是將新車研發的重點放在純電動車相關的電池、電動機的改良上。第三則是更積極推動「共享汽車」的趨勢,逐漸將主業從「製造汽車」轉向提供「移動服務」。

「向中看齊」將成為未來五年全球汽車業的共同話題。

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國大陸車市預期將成為全球車廠的兵家必爭之地,理由很簡單,中國大陸擁有廣大的汽車市場胃納量,同時官方也積極推動包括電動車、車聯網、共享汽車與自動駕駛等新科技的進程。「向中看齊」預期仍將是未來五年內,全球汽車業的主流聲量。

=======================================

張志康,資深汽車媒體人,曾任職於一手車訊、汽車百科等汽車雜誌,中央日報、欣傳媒汽車線記者,以及時報周刊編輯主任。